牛蛙養殖廢水處理設備水產養殖廢水特點水產養殖廢水中首要的汙染物有氨氮、亞硝酸鹽、有機汙染物、磷及汙損生物。
牛蛙養殖廢水處理設備
水產養殖廢水特點
水產養殖廢水中首要的汙染物有氨氮、亞硝酸鹽、有機汙染物、磷及汙損生物。目前,我國已開展了一些港灣及傳統網箱養殖區的汙損生物調查研究。與工業、生活汙水不同,水產魚汙水屬汙染物成分簡略的低濃度有機汙水,BOD一般不超過80mg/L。但水發生物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氨氮和硫化氫是育苗水體中普遍的有害物質,水體中的氨氮和硫化氫濃度會隨著育苗的進行而逐漸升高。
氨氮是水發生物的排泄物,也是殘餌、糞便以及動植物屍身等含氮有機物分解的終產物。硫化氫則是因為含硫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由厭氧細菌分解構成。水質和底質損壞而誘發弧菌等致病菌的大量繁衍,導致疾病發生;更多的是因為生態係統的損壞和放養密度的添加而導致生態失衡的歸納因素所形成的,水生物的抗病力降低,形成更易感染致病菌。
牛蛙養殖廢水處理設備
海水養殖業汙染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國海水養殖業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以來,海水養殖麵積急速增加。據統計,1990年我國海水養殖麵積為4295km2,1999年達到10949.6km2,10年間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5.5%。
21世紀以來,海水養殖麵積由2000年的12433.0km2增長到2012年的21809.3km2,年平均增長速度為6.3%。海水養殖業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產生了較大的汙染量。對海水養殖所產生的汙染量的估算和研究方法已經很多。國內外許多研究者采用物質平衡法來進行汙染負荷估算,該方法由Ackefors等提出,其原理是以養殖環境中氮、磷收支平衡為基礎,認為養殖係統主要的營養物質輸入途徑是餌料,而輸出途徑是養殖生物體蓄積在體內的營養物質含量,兩者的差值就是汙染負荷量。